热点新闻

上海工人新村“老大哥”蕃瓜弄的蝶变与新生

    蕃瓜弄的由来

    蕃瓜弄位于沪宁铁路线的南面,共和新路旱桥西面。清朝中叶,有江淮及黄河区域灾民来垦荒定居。1902年,浙江海宁、新昌旅沪同乡在今蕃瓜弄的东北角建设了海昌公所。

    1908年,沪宁铁路建成,人口开始聚集,成为了华界较为繁华的地带。至抗战爆发前,姚家宅(今蕃瓜弄地区)有致富里、锦裕里、如意里、吉庆里等里弄17条,并有通河布厂、大中烛皂厂和颇多的商店等。

    1937年日军轰炸闸北,姚家宅被夷为平地。之后,这里便成为了灾民避难处。

    1918年地图,蓝色框内为今蕃瓜弄大致区域

    关于蕃瓜弄名称的由来,一种说法是因棚户区的贫民经常以“蕃瓜”充饥,居民自嘲为之。另一种则是,相传当地在1947年产出一只特大蕃瓜而得名。

    解放前的蕃瓜弄里满是滚地龙。这种棚屋原名“窑棚”,属于草棚中最低劣的一种。它没有屋顶与墙壁之分,用竹片做骨架,形成一个半圆形,上面盖上破芦席、破麻包,一头用破物堵住,另一头挂上破草帘或破布做门,就成为“房子”了。

    滚地龙都很矮小,人要爬着进出,里面没有桌椅床铺,是由稻草、芦席和破棉絮组成的地铺。就是这样逼仄得无法转身的地方,经常要挤上五六口人。

    蕃瓜弄的棚户建筑(上海市档案馆藏)

声明: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。联系方式:shzixun@www.eschen24.com

本文来源:新民晚报 作者: 责任编辑:顾铭

©1996-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许可证编号: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[2017]6486-491号
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